YOUMAGIC高能单极射频是通过电磁波对皮肤真皮层胶原纤维进行一定温度范围的加热,以改善面部皮肤皱纹的作用。它在个性定制化、舒适度、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满足了市场上抗衰的差异化需求。
01
3年完成8轮融资,多轮近亿元
威脉医疗成立于2021年7月,是中国首个以能量消融治疗系统为技术核心,提供微创及无创能量医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
截至目前,威脉医疗在3年间已经成功累计完成8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清华控股、恒兴集团、紫牛基金、金雨茂物、珀莱雅集团、厚新健投、恩舍家办、元明资本、渤海创富、鼎晖百孚,力中投资,贝泰妮等。
2024年1月获得上海奋腾兴威医疗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股权融资,随后又获厦门恒兴集团的战略融资。3月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鼎晖百孚、力中投资、贝泰妮和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8 月 2 日,完成 pre - A + 轮融资,投资方为金雨茂物、渤海创富;10 月 16 日,获得贝泰妮集团的战略投资。
2022年9 月 19 日,完成近亿元 pre - A 轮融资,由金雨茂物领投,厚新健投、恩舍资产、珀莱雅创投、紫牛基金、南方创投基金、新沃集团跟投。
2021年7 月 23 日,获得清华大学的股权投资。
这些融资活动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助力了威脉医疗在微创及无创能量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息可能随时间更新,实际融资次数和金额可能有所变化。
02
多方资本助力,追逐“国产替代”
那么,威脉医疗为什么可以获得资本青睐?
威脉医疗受到追逐,是一个有关国产替代的故事。
近年来,中国抗衰老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调查显示高达90%的中国人已采取抗衰老措施,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市场向高端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在轻医美领域,消费者愈发重视产品、服务机构及整体体验的综合价值,促使市场对高科技含量、安全保障、卓越品质及显著临床效果的产品需求激增。
面对这一市场变革,医美行业投资人表示,我国医美器械行业起步较晚,高端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占据,进口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80%,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市场垄断。然而,这也为具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那些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因其硬科技实力,更受资本市场瞩目,被视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优质标的。
威脉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开发的公司,其宣称在能量消融系统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其凭借国际前沿的单极射频技术、卓越的安全性与舒适度,以及品质化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赢得了产业资本的青睐与多次投资。
也正因此,市场对于一款不依赖进口且安全有效的单极射频技术需求旺盛。能够给市场这一预期的威脉医疗,自然受到了资本的追逐。
03
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发展
国家药监局于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以下简称“2022年第30号文”),很多医美行业使用的设备已经归入了医疗器械监管范畴。
2023年5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市监广发〔2023〕2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提出系列举措。《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行业实现常态化、综合性的监管体系,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医美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并为医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支撑。
根据《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分析,自2021年以来,行业发展趋势已从整形医美转向轻医美,细分市场竞争激烈,政策亦在逐步下沉,聚焦于规范各大医美细分市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轻医美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逐渐回暖。据统计,预计整体医美市场增速可达15%左右,未来三年预计市场将持续保持15%左右的年复合增长。
数据来源:艾尔建美学与德勤管理咨询机构—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
04
医疗美容器械合规监管依然严格
根据威科先行数据库中,以“医疗美容”为关键词,对医疗美容行业行政监管处罚案例进行检索分析,自2020年至2023年,相关处罚数量逐年递增。具体而言,2020年处罚数据共计3948条,2021年上升至5208条,2022年略有回落为5130条,而2023年则进一步攀升至5517条。这些处罚主要集中在广告、诊疗、资质和税务等关键领域,凸显了监管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业合规性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监管。
来源:威科先行法律数据库
通过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处罚不仅在数量上逐年增长,而且涉及的具体问题和类型也在发生变化。2020年,大部分处罚集中在广告违规和诊疗操作不当方面,占总处罚数量的65%。至2024年,除了广告和诊疗问题外,资质和税务问题也逐渐显现,占到了总处罚数量的40%。
同时,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该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意味着,此前按家用小家电进行行业管理的射频美容仪,正式进入政策强监管时代。
国家科学技术部政府服务平台查询发现,2023年以来,有雅萌YAMAN、OGP时光肌、FLOSSOM花至、AMIRO觅光4个品牌完成了评估射频皮肤治疗仪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备案,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品牌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7月,国产美容仪品牌玛丽仙表示,已于2023年在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完成临床试验备案,成为首批开展多中心射频美容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家用美容仪品牌。
期待威脉医疗为医美行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新元素,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市场趋势,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中国医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